行业政策

重庆市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程序规定

时间:2011/8/11 15:45:59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查看:49  评论:0
内容摘要:(重庆市扶贫开发办公室渝扶办发[2010]22号通知)   为加强对扶贫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工作的监督管理,预防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根据国家、市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以及重庆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加强扶贫资金监管工作的意见》(渝扶组发[2009]3号)精神...
(重庆市扶贫开发办公室渝扶办发[2010]22号通知)

   为加强对扶贫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工作的监督管理,预防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根据国家、市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以及重庆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加强扶贫资金监管工作的意见》(渝扶组发[2009]3号)精神,制定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程序规定。现将本程序规定公布如下: 
一、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程序 
(一)分配 
   市财政扶贫资金年度总量由中央财政资金和市级按规定比例配套的财政资金两部分构成。市扶贫办根据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基础设施状况、贫困村和贫困人口数量、农民收入情况和资金使用效益等因素,按照扶贫资金切块到区县(自治县)的分配方式,在国家下达财政扶贫资金计划20个工作日内提出分配预案,商市财政局后,联合上报市扶贫领导小组审定。市扶贫领导小组审定后20个工作日内,以市扶贫领导小组名义下达扶贫资金计划到各区县(自治县)扶贫领导小组,同时在重庆市扶贫开发公众信息网上公告。市财政局根据市扶贫领导小组下达的扶贫资金计划下达资金预算到各区县(自治县)财政部门。各区县(自治县)在市级扶贫资金计划下达后30个工作日内,扶贫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提出扶贫项目资金分配预案,报经本区县(自治县)扶贫领导小组审定后,以扶贫领导小组名义下达扶贫项目资金计划到乡镇(明确到村)或项目实施单位,同时上报市扶贫办和市财政局备案,并在当地政府公众信息网或媒体上公告。乡镇收到区县下达扶贫项目资金计划后,要迅速将扶贫资金落实到村,并在乡镇政务公开栏上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7个工作日。村委会收到扶贫资金计划后,必须在村务公开栏上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7个工作日。扶贫项目启动后,扶贫项目的实施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必须在村务公开栏上进行动态公示。 
   各区县(自治县)扶贫部门应及时将扶贫资金计划执行情况上报市扶贫办。年终,市扶贫办将全市扶贫资金计划执行情况在重庆市扶贫开发公众信息网上公告。 
(二)报销 
   扶贫资金实行专户、专账、专人管理。 
   扶贫资金实行县级报账制,扶贫资金按扶贫项目的实施进度拨款,项目启动时财政部门预拨20%的项目资金。 
   扶贫项目实施单位(或小组)是财政扶贫资金的报账人,扶贫项目实施后,项目实施单位(或小组)按照项目实施责任书(或项目合同书)、项目实施计划和项目工程进度,提出用款申请书并附报账原始凭据(原始凭据必须是真实、完整、合法、有效),报区县(自治县)扶贫部门审核后,由扶贫部门通知财政部门拨付项目资金,其中村级扶贫项目要经村级扶贫义务监督小组审核确认,村委会、乡镇府审核确认,相关负责人签字盖章,报区县(自治县)扶贫部门审核后,由扶贫部门通知财政部门拨付项目资金。项目完工后,通过以上程序审核,由扶贫部门通知财政部门拨付项目资金尾款。 
(三)监督 
   各区县(自治县)扶贫部门协助审计部门对扶贫资金每年进行一次审计,一次签收反馈,并向市扶贫办备案。 
市扶贫办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要求,每2-3年配合市审计局对全市财政扶贫资金进行审计,同时市扶贫办每年不定期对扶贫资金进行专项检查或抽查,对签收反馈情况进行检查。 
通过检查,发现有不按政策规定使用财政扶贫资金的违规行为,要责令其限期整改并按年度绩效考评办法的规定对该区县(自治县)下年度的扶贫资金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发现在使用财政扶贫资金中有违规行为,且严重失职渎职造成财政扶贫资金损失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涉嫌违法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二、扶贫项目实施程序 
(一)总体要求 
   各区县(自治县)有关部门和乡镇要认真做好扶贫项目的前期调查论证工作,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年度扶贫项目计划。确定扶贫项目计划必须遵守集体议事规则,由主任(局长)办公会集体研究后上报本级扶贫领导小组审批或审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规定程序擅自审批或审定。村级扶贫义务监督小组负责村级扶贫项目前期立项和后期实施过程的参与监督工作。 
(二)基本程序 
1、项目准备阶段:包括项目选择、项目计划编制、可行性论证、建立项目库、集体研究审定、申报立项、审批下达项目计划。 
2、项目实施阶段:组建项目实施小组、落实项目责任人、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组织施工建设。 
3、竣工验收阶段:组建项目验收小组、项目竣工验收、项目总结、落实后续管护措施(明确管护责任)。 
(三)操作流程 
1、村级扶贫项目 
   第一步:宣传发动。各区县(自治县)扶贫部门根据本地区贫困村、扶贫开发规划和年度扶贫资金计划,向所有贫困村公布当年扶贫项目资金总额和可实施项目的贫困村数量。村委会广泛宣传发动,充分征求村民意见,村民知晓率达70%以上(含70%),村委会可向区县(自治县)扶贫部门提出参与竞争的申请。 
   第二步:项目确定。各区县(自治县)扶贫部门根据竞争定村办法组织各村参与竞争,通过竞争,明确纳入本年度项目实施计划的贫困村名单。 
   第三步:项目准备。村委会在接到区县(自治县)扶贫部门通知后,应向村民公布项目资金计划。通过村民民主选举,乡镇和村两级共同组建项目实施小组。项目实施小组立即根据本村《贫困村扶贫开发规划》制定项目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明确管护责任,落实管护措施)和实施方案报乡镇。 
   第四步:项目审核。乡(镇)政府向区县(自治县)扶贫部门申报项目实施小组编制的有关项目资料。区县(自治县)扶贫部门组织项目技术指导委员会成员对申报项目进行技术审核和环境及社会影响审查,进行可行性审查论证。区县(自治县)扶贫领导小组审定。区县(自治县)扶贫领导小组(或扶贫办和财政局)审批下达扶贫项目实施计划,通知有关乡镇政府和项目实施单位,并上报市扶贫办备案。 
   区县(自治县)扶贫部门不能否决项目村选择的项目。对在技术、预算和环境及社会影响等方面存在问题的项目建议书,应及时向村委会反馈审核修改意见,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村级扶贫项目实施小组对项目建议书进行修改。区县(自治县)扶贫部门审核确认修改后的项目建议书。修改后的项目建议书在技术、预算和环境及社会影响等方面仍无法满足项目要求的,视为自动放弃项目。区县(自治县)扶贫部门可建议村委会重新选择项目。 
   第五步:项目实施。村委会在收到区县(自治县)扶贫部门下达的项目计划通知后,项目实施单位须在3个工作日内启动实施。 
   第六步:竣工验收。项目完工后,项目实施小组自查,通过乡镇扶贫项目管理部门提出竣工验收申请,区县(自治县)扶贫部门负责组织有关专家根据扶贫项目验收办法进行现场验收,出具验收报告,验收人员签字盖章认可。 
   第七步:项目总结。完成项目建设后,村委会应组织一次村民大会,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落实管护责任,移交管护责任人。 
2、产业扶贫项目 
   有产业扶贫示范项目的区县(自治县)扶贫部门,根据本地确定的扶贫主导产业和资金计划编制产业项目计划,进行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实行项目招投标,明确项目实施单位。产业扶贫到户项目召开村民大会进行民主决策。区县(自治县)扶贫领导小组审定,审批下达扶贫产业项目建设计划,通知有关项目实施单位。项目实施单位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区县(自治县)扶贫部门同项目实施单位签订项目建设合同,同时上报市扶贫办备案。项目实施单位实施项目,区县(自治县)扶贫部门组织项目竣工验收(验收程序同前)。 
3、扶贫移民项目 
   区县(自治县)扶贫部门根据市政府确定的扶贫移民搬迁任务编制扶贫移民项目计划,制定年度项目实施方案,项目的考察论证。区县(自治县)扶贫领导小组研究审定、审批下达扶贫移民项目建设计划。有关乡镇、村组织项目实施(个人申请—明确对象—落实安置地点),区县(自治县)扶贫部门组织项目竣工验收(验收程序同前)。 
4、片区开发项目 
   区县(自治县)扶贫部门编制片区扶贫开发规划,向市扶贫办申报规划参与竞争立项。市扶贫办和市财政局对规划的项目进行审查筛选,符合条件的申报项目,纳入竞争立项的评审项目,组织专家评审,评审后由市扶贫领导小组下达片区开发规划批复。区县(自治县)组织项目实施,区县(自治县)扶贫部门组织项目竣工验收(验收程序同前),市扶贫办组织检查。 
5、互助资金项目 
   贫困村制定互助资金项目实施方案,向区县(自治县)扶贫部门申报方案参与竞争立项。区县(自治县)扶贫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对方案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申报项目,纳入竞争立项的评审项目。区县(自治县)扶贫部门组织竞争立项,入围的贫困村由区县(自治县)扶贫部门和财政局下达互助资金项目批复。收到互助资金项目批复的贫困村组建互助社,召开成员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监事会,项目实施(成员申请—互助社理事会研究审批项目—资金发放—资金回收)。 
6、扶贫贴息贷款项目 
(1)项目贷款程序:市扶贫办向区县(自治县)下达年度扶贫贴息贷款总规模。扶贫企业或专业合作组织向区县(自治县)扶贫部门提出使用贴息贷款申请。区县(自治县)扶贫部门审查立项并下达使用贴息贷款的规模,同时上报市扶贫办备案。扶贫企业或专业合作组织自主向金融机构贷款。区县(自治县)扶贫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向承贷金融机构出具发放扶贫贷款确认书。扶贫企业填报《扶贫贴息贷款申报表》和《贷款情况审核表》,经区县(自治县)扶贫部门、财政局及贷款银行审查签章后上报市扶贫办和市财政局。市扶贫办和市财政局审核汇总、按季(或年)将贷款发放情况和贴息情况抄送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市财政局向区县(自治县)财政局拨付贴息资金,区县(自治县)财政局向项目实施单位拨付贴息资金(按年息3%贴息,贴息期为一年)。 
(2)小额到户贷款程序:市扶贫办向区县下达年度小额到户贷款总规模。贫困村农户向村委会提出使用小额贴息贷款申请,并自主向银行贷款。村委会将《小额贴息贷款申报表》汇总后报乡镇。乡镇汇总后报区县(自治县)扶贫部门。区县(自治县)扶贫部门、财政局、贷款银行对《小额贴息贷款申报表》审核,下达小额贷款贴息资金通知,同时区县(自治县)扶贫部门将三家审核下达的小额贷款计划及贴息资金上报市扶贫办。区县财政局向项目实施单位拨付贴息资金(按年息5%贴息,贴息期为一年)。 
7、扶贫培训项目 
(1)贫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市扶贫办通过招投标确定基地学校。学校按照“生源计划到县,学校规模控制,全市范围招生,尊重学生意愿”的原则,同时坚持贫困区县(自治县)的贫困生源优先考虑的原则招生。学校招生结束后,向市扶贫办申报培训人数和资金补助计划,市扶贫办审核确认后,市财政局预拨50%的补助资金。结业安置后,经市扶贫办核实,市财政局拨付余下的补助资金。 
(2)实用技术培训项目:各区县(自治县)扶贫部门根据本地实际,围绕扶贫产业发展,提出培训专业需求,制定培训方案(申请市级培训则向市扶贫办提出申请报告),落实培训机构(市级培训则由市扶贫办确定),培训机构和区县(自治县)扶贫部门配合招生,培训机构负责培训,并颁发证书。培训结束后,区县(自治县)扶贫部门组织验收(市级培训则由市扶贫办负责),验收合格后,区县财政部门对培训机构拨款(市级培训则由市财政局负责向培训机构拨款)。 
(3)创业培训项目: 
   各区县(自治县)扶贫部门制定培训方案,报市扶贫办审查备案(市级培训由市扶贫办确定),落实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宣传组织招生,培训机构实施培训,颁发证书。培训结束后,各区县(自治县)扶贫部门组织验收(市级培训由市扶贫办验收),验收合格后,报市扶贫办。市扶贫办审核通过后,通知市财政局向培训机构拨款。 
以工代赈资金按《重庆市以工代赈实施细则》执行。 
   民族发展资金、社会扶贫资金捐赠者非指定用途部分参照本程序规定执行。 
相关评论
评论者:      
重庆市开州区民丰互助合作会 版权所有  渝ICP备18016912号  后台登录